最近微博話題中出現了“懶婚”一詞,簡單點數哦就是我國的結婚登記數又降了!這已經是第4年下降了。在江蘇更是將婚齡延后至34.2歲。其實這算得上一件不太理想的事情,但是卻更多的反應了現代人的一些婚姻觀。
文丨魚不瘦
在人民網上的官方評論是:在他們看來,不著急結婚并不是排斥婚姻,只是還在等待最篤定的“心動信號”。
我想這應該是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F在的愛情似乎沒有了以往幾十年的保質期或者說保鮮期,更多的人崇尚一種愛情的自由。
沒有遇到真正愛的人之前,寧愿單著,也不將就。
當然,往大了說,婚姻登記就是一張紙,包裹住的緊緊是兩個人的照片,然而靈魂伴侶好像成了這個略顯浮夸的社會的一種精神食糧。
其實,現在的年輕人,更多的還是缺乏安全感,或者說有一段放不下的往事。
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可以也同樣過得很自由,即使找了對象,會打破原來生活的規(guī)律,要去改變自己的現狀,習慣有時候也挺重要的。
當然,生活的改變也不會是的年輕人不敢去愛,更多的人則是放不下。
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的人,很難從上一段中走出來,盡管結局不太好,但是回憶這種東西拖著人難向前走。
我們見過很多不太熟悉的人勉強湊在一起,相敬如賓,但是這并不能使自己愉悅,反而會生出更多嫌隙,與其如此,不如單著。
幸福的婚姻生活,需要穩(wěn)一穩(wěn)。
感情中,變得更加獨立,更加追求真摯的愛情,與現在的經濟能力也是有關的。
一方面,經濟能力強大了以后,減少了對另一半的依賴性,凡是可以自己解決,獨立久了以后,想要找到一個自己心儀的人好像也變成了一件“難事”。因為心靈的契合實在是太重要了。
以前看過一個話題,說的是如何看待兩者在學歷上差距很大?這個問題從結果來看,很不理想,大多數人都是抱怨,和自己不再一個精神層面,交流起來真的難,生活的圈子、興趣愛好和生活習慣差異化太大,久而久之還是會產生一些問題。
另一方面,現在的年輕人的經濟壓力不小,很多婚姻中都是以一套房子作為婚姻的紐帶,這算不得一種“綁架”,很多的年輕人也是有這種想法,安定下來,再談家。
看過一些網友評論,大致也就這樣吧,比如:
1.貧窮使我冷靜。
2.不是婚姻不重要.是太重要...才不想隨便對待!
3.不是懶婚,而是對象都沒
4.不喜歡我,我都懶得理他。我喜歡他,前提是他也要喜歡我。
希望你可以早日找到自己心愛的對象,然后不分居,不異地,有自己的小家,開開心心的。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