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復習備考方案n
高三化學復習備考方案
第一階段:(13年1月54月30日)專題復習階段
(一)分兩大塊:內容專題及題型專題,時間緊迫,很多專題只能是學生自己聯系為主了。(二)內容專題
專題1:氧化反應和離子反應2專題2:化學中常用計量及其計算2專題3:物質結構2專題4:平衡2專題5:電解池和原電池2專題6:金屬及其化合物2專題7:非金屬及化合物2專題8:有機物結構和性質2專題9:化學實驗設計2[備用專題]
1、守恒問題(氧化還原反應中的電子守恒、化學反應中的質量守恒、電解質溶液中的電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等)
2、離子反應方程式及離子共存問題
3、熱化學反應方程式及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4、堿金屬的混合物計算5、鐵三角關系6、鋁的兩性
7、有機物化學式及結構式的計算和推導(三)題型專題
專題10圖表分析題專題11無機物的推斷專題12有機合成及推斷,專題13有機信息遷移專題14物質結構及周期表推斷專題15選擇題突破專題16化學計算突破專題17實驗大題突破(四)第二輪復習與第一輪有什么區(qū)別呢?
1、將第一階段的內容適時再現,強化記憶,我們主要強調的是重點內容及知識網絡,將書“由厚變薄”一是鞏固第一階段的成果,二是使部分學生有所提高
2、學生的解題能力是練出來的,而不是聽出來的所以本階段的另一個重點是解題訓練,結合習題,抓住知識脈絡,進行課本知識的再現及鞏固。
3、重視知識的分類,在第一輪“多挖井”的基礎上,第二輪應“多挖溝”,強化橫向聯系,溝渠縱橫,專題不宜太大(篩面理論)。
4、本輪復習中,學生的知識能力已初步具備,要在課堂上多讓學生動嘴、動手、動腦,切忌教師一灌到底,第二輪復習不同于第一輪復習,因此教師在第二輪復習中要適當地轉換角色。教師在第二輪復習中要當好一名指揮者和策劃者。所謂指揮者,即要指導學生干什么,怎么干,知識要精講,課堂上要少講、多引導、多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所謂策劃者,即要教師要精選試題,每一次訓練、測驗都要在時間上、難度上,內容上做周密的計劃與安排,爭取使每次訓練,達到好的效果,使學生有
效地從題海中解脫出來,提高復習效率。吃透教材,落實教綱5、此時,認真研究即將發(fā)下來的考綱。四、第2階段:(13年5月4日5月24日)綜合訓練階段(一)做法:
1本階段在前階段基礎上,進行考前綜合模擬,編制8套模擬題(高考模式),每套題用1課時處理。2每人出其中兩套,要求盡其所能,傾其所有,可以從最新的雜志及高考資料中獲得靈感,鼓勵自編試題。
(二)解決問題:
1考試成績的好壞一是知識,二是策略,三是心態(tài)。模擬訓練階段是高考的沖刺階段。沖刺階段高三化學復習的特點是它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緊迫的時效性。2要求復習在全面中講重點(知識);在規(guī)范中講策略(包括具體問題的處理策略,以包括整張卷紙得選答題的取舍,理科三科綜合食堿基順序);平時練習中模擬高考答題心態(tài),在高考中具備平時測試的心態(tài)。五、第3階段:(13年5月245月30日)查缺補漏階段
(一)高考試題萬變不離其蹤,追根還應源于課本,從課本知識點、能力考查點衍生而來,經過第三階段的模擬,根據模擬過程中發(fā)現的復習環(huán)節(jié)中和高考新動向、新信息,利用1周時間進行考前調整和知識查補,回歸教材。
(二)如果給每個學生印發(fā)考綱,讓學生仔細研讀,并不可取,考綱寫得太過簡略,老師看完經常把握不好,何況學生。兩個想法,一種做法:
1按教材順序,結合考綱,以問題帶知識,給出讀書提綱,學生查找書本回答問題,有時可以故意拿出書上的一些邊角料,迫使學生仔細閱讀。2按考綱順序,結合教材。學生對照(三)、認真把住復習中的“六環(huán)節(jié)”:1、閱讀:
2、提問:根據考綱、考點、知識點提出富有啟發(fā)性和思考性的問題,留給學生進行思考。
3、討論:在前兩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對思考題在存在的疑點、難點進行討論,做到“萬變不離其宗”,獲得牢固的知識。
4、精講:由于總復習階段時間緊,任務重,因此,教師無論是在講復習課,還是在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都要做到有目標地精講。學生一看就明白的問題,教師不宜在課堂上講來講去,而是要給學生講方法、講原理、講技巧、講關鍵、講思路、講規(guī)律,起到舉一反三、畫龍點睛的功效。5、精練:教師要精心選編適量的不同類型練習題進行精練。切忌搞“題海戰(zhàn)術”,習題離課本的距離太遠。所選習題必須是不離開課本的基礎知識所涉及的內容,在復習中發(fā)現,有的學生練了大量的綜合題,但一遇到課本上習題和問題還是照樣出現錯誤。練習要針對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問題和不同的復習內容,采取不同的練習方式達到精練的目的。
6、講評:復習中,針對需要點評的問題,結合精講、精練、講練結合,給學生介紹規(guī)律性的知識以及巧解、妙解、快速解題的方法,使學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時兩三道題所涉及的內容、知識點、規(guī)律,結合學生在復習中存在的問題就分析、講解一節(jié)課。針對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邊點邊評,隨點隨評,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從而使學生的問題越來越少,知識積累得越來越多,能力就會越來越強。
附
課本涉及的演示實驗:(1)氯氣的實驗室制法。(2)氯氣的性質(與鈉、銅、氫氣、白磷、水)反應。(3)噴泉實驗。(4)碘的升華。(5)硫化氫的制取。(6)硫的性質(與鐵、銅)反應。(7)SO2的性質(酸性、氧化性、還原性、漂白性)。(8)濃硫酸的性質(稀釋、脫水、吸水、強氧化性)。(9)硫酸根離子的檢驗。(10)NH3的制取。(11)NH4+的檢驗。(12)銨鹽的分解。(13)硝酸與銅反應。(14)二氧化碳的制取。(15)碳的性質。(16)鈉的性質(燃燒、與水)。(17)過氧化鈉與水。(18)吹氣生火、滴水生火。(19)焰色反應。(20)碳酸氫鈉受熱分解。(21)鎂與二氧化碳反應。(22)氫氧化鋁的制取。(23)氫氧化鋁的兩性。(24)鎂、鋁與氧氣的反應。(25)鋁熱反應。(26)氫氧化亞鐵的制取。(27)氫氧化鐵的制取。(28)鐵離子、亞鐵離子的檢驗。(29)鐵與水蒸氣的反應。(30)甲烷與氯氣反應(與高錳酸鉀、點燃)。(31)乙烯的制取。(32)乙烯與氯氣反應(與高錳酸鉀、點燃)。(33)乙炔的制取。(34)乙炔與氯氣反應(與高錳酸鉀、點燃)。(35)苯的性質(溴代、硝化)。(36)石油分餾。(37)鹵代烴的性質(水解、消去)。(38)乙醇與鈉,乙醇氧化。(39)苯酚的性質(溶解性、與溴水)。(40)醛的性質(銀鏡反應、與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41)酯化反應及酯的水解。(42)淀粉水解。(43)肥皂制取。(44)蛋白質的性質(鹽析、變性、顏色)摘抄:
我們以七位老教師為主體集體討論每一章、節(jié)課的重難點及解決該課的最佳途徑,盡最大努力設計出優(yōu)秀的教學思路。討論時每位老師必須發(fā)言,好的建議好的方法一定提出來。
備課組每周準備一節(jié)組內研討課,每周星期四晚自習大家伙共同研究,定出主講人。主講人先介紹自己的授課設計及過程,其他人再提意見,共同修改,然后邀請年級主任參加舉行研討課,當天晚上大家伙共同評研討課。以找缺點為主,不準只說優(yōu)點,不準走過場。要討論這節(jié)課知識處理的得與失,課堂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最終目的就是更好地完善課堂,提高復習效率。
課堂教學精講精練,提高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率,用相同的時間,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教學效益不同于生產效益,它不是取決于教師教多少內容,而是取決于對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
針對有效教學我們設計了兩種類型的復習課模式:1、知識復習課有如下內容和過程:
①復習提問上節(jié)課基本規(guī)律(記點規(guī)律)②講授基礎知識(學點東西)③歸納基本規(guī)律(悟點本質)④強化非智力因素(規(guī)范學習)⑤當堂練習(鞏固基礎)。復習課中盡量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對重點難點要精講,精講不能泛泛地講,要設置問題,要讓學生思考,這樣才能提高“有效學習”。每一節(jié)課要留下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思考問題,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落實集體備課的要求。2、講評課有如下內容和過程:①對答案(提前印好)②學生自主探究③師生共同解難答疑④教師歸納小結⑤鞏固練習。
誰編題誰組織答案,批改一般統一,鞏固練習要由專人針對考試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地方再編題,進行再訓練。
講評課一定不能上成“對答案講題”的死板模式。要調動學生的思維,要讓學生參加到課堂學習中去。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高三化學復習備考方案n》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高三化學復習備考方案n: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