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嚴三實”重要要求,嚴以用權是關鍵。領導干部與老百姓的區(qū)別,就在一個“權”字上。權力是把雙刃劍,正確用權能造福一方,濫用權力將權傾人亡。對各級領導干部來說,能否正確為官用權是最經(jīng)常、最現(xiàn)實的考驗。那么,在當前新常態(tài)下,各級領導干部如何樹立好用權意識,掌握好用權方法,行使好手中權力,真正做到嚴以用權呢?我認為應該把握好以下三個關鍵點。
第一,把握好權從哪來、為誰用權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我們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為黨和人民做事的,只能用來為黨分憂、為國干事、為民謀利。因此,在對待權力上,領導干部必須清醒認識到“權為民賦”、“權為民用”,時刻牢記黨和人民是權力的所有者、授權者,領導干部是權力的受權者、行使者;權力是服務人民的工具,不是個人享受的工具。同時,領導干部要不斷提高接受監(jiān)督的自覺性,嚴格執(zhí)行各項監(jiān)督制度,確保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保證國家權力掌握在人民手中。檢驗檢疫機構依法履行國境衛(wèi)生檢疫、進出境動植物檢疫、進出口商品檢驗、鑒定、認證和監(jiān)督管理工作,擔負著維護國門安全、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職能,檢驗檢疫各級領導干部必須秉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牢固樹立“人民質檢、質檢為民”理念,以人民利益為第一選擇,以人民滿意為第一標準,甘當人民公仆,堅持為民用權,時刻把服務企業(yè)、服務群眾、服務社會、服務發(fā)展放在心坎上,切實發(fā)揮好維護安全、促進發(fā)展的職能作用。
第二,把握好怎么用權
領導干部要把握好怎么用權關鍵是要做到秉公用權、依法用權和有責任擔當。
一是要秉公用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為民用權就必須用之為公。領導干部要嚴格劃清公私界限,堅決杜絕公器私用。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不搞大權獨攬、獨斷專行;不搞小圈子、小團體;不濫用權力、設租尋租、官商勾結、利益輸送,堅決不能把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凌駕于黨和人民利益之上。要把握好公與私的分界線,堅持克己奉公、秉公用權、公私分明,只有一心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維護好、實現(xiàn)好、發(fā)展好。
二是要依法用權。權力的邊界是法制,依法用權,就是要自覺遵守憲法法律和黨的紀律,按規(guī)則、按制度行使權力,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領導干部必須要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恪守權力界限,以憲法和法律為行為準則,依照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要始終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碰法律紅線,不越法律底線,自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對于檢驗檢疫工作來說,守住安全底線就是我們的最基本責任,是法律要求做的事情,不做就是犯法,我們必須要依法行政,履職盡責,把檢驗檢疫最基本的工作做好,既不能失職,又不能越權,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
三是要有責任擔當。領導干部的權力就是黨和人民對我們的信任和重托。有多大權力就要擔多大責任,因此,領導干部必須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各級領導干部都應明確職責所在,日常工作能盡責、難題面前敢負責、出現(xiàn)過失敢擔責。當前,我們面臨深化質檢改革,特別是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打造自貿(mào)試驗區(qū)升級版、推動口岸查驗機制創(chuàng)新、檢驗檢疫通關一體化等一系列質檢事業(yè)的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服務企業(yè)、服務群眾、服務發(fā)展的任務越來越繁重。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領導干部必須有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敢于擔當?shù)拈_拓進取精神,著力解決改革發(fā)展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妥善應對嚴峻復雜的局面,勇于承擔緊急艱巨的任務,將質檢改革、轉變職能與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ōu)化服務同時推進,在適應和引領新常態(tài)中展現(xiàn)新作為。
第三,把握好怎么把權用好。
把權用好關鍵在于把服務人民群眾作為根本價值取向。領導干部要通過強化服務理念、提升服務本領、改正工作作風,行使好人民賦予的權力,確保權力來自于人民又服務于人民。
一是要強化服務理念。要用好權,領導干部就要理念先行,深刻理解領導就是服務的涵義,抓住服務核心,強化服務意識。具體到我們檢驗檢疫部門來說,就是要做到寓監(jiān)管于服務之中,在服務中體現(xiàn)監(jiān)管。比如我們香洲辦倡導的“溝通無障礙服務全覆蓋”服務理念,強調的就是拓展與人民群眾溝通渠道,使領導干部與人民群眾互動更方便、及時、有效,真正做到零距離,心貼心;要把服務工作覆蓋到所有服務對象,覆蓋到所有業(yè)務領域,覆蓋到每項業(yè)務的所有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職能延伸到哪里,服務就覆蓋到哪里,做到服務無盲區(qū)、無盲點。
二是要提升服務本領。我們黨在延安時期就提出過本領恐慌的問題,十八大以來,面對越來越重的改革創(chuàng)新任務,領導干部必須要有本領不夠的危機感。要增強服務本領,就要通過學習和實踐來獲得,要自覺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識素養(yǎng),自覺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主動加快知識更新、優(yōu)化知識結構、拓寬眼界和視野。通過掌握做好領導工作、履行崗位職責所必備的各種知識,使自身正確認識科學理論和歷史規(guī)律、準確把握黨情和國情、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練就好服務本領。
三是要改正工作作風。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過硬的作風才能挑起改革發(fā)展的重擔,增強人民的福祉。領導干部要以踏石有印、抓鐵有痕的氣魄和精神,通過堅定理想信念、踐行根本宗旨、加強道德修養(yǎng),切實改進作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事求是地謀劃事業(yè)和工作,使點子、政策、方案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guī)律、符合科學精神。要深入企業(yè)、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開展調查研究,了解人民群眾關心什么,惦記企業(yè)盼望什么,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有的放矢解決人民群眾難題和企業(yè)困難,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回應人民群眾的期盼,進而推進各項工作的新發(fā)展。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