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場大考。領導干部要成為改革的行家里手,要做改革的當事者,不做改革的旁觀者;要做改革的馬前卒,不做改革的釘子戶;要做改革的行動派,不做改革的幻想家。廳長不能做“聽”長,要做實干家;局長不是局外人,要做局內人。(11月22日 人民日報)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改革開放是黨在新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yè)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作為聯系黨和群眾的領導干部,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銳意創(chuàng)新,開拓進取,才能擔負起改革發(fā)展的重任。
各級領導干部是否保持堅定的政治立場,始終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這就要求我們各級領導干部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領會三中全會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進而統一思想,以更大的勇氣、智慧和魄力,推動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促進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讓改革和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歷朝歷代都很重視領導干部在改革中發(fā)揮的作用,“一把手”因地制宜的大膽施政,在改革的大潮中銳意前行、攻堅,在行政,社會管理等重要領域探索到符合地區(qū)發(fā)展的新方法,同時避免經驗主義和本本主義,才能推動地區(qū)的和諧發(fā)展。與此同時,領導干部要高度重視群眾工作,讓深入基層常態(tài)化,才能更好的傾聽群眾的聲音,更多的了解實際情況,以促進民主決策和科學決策。
還要深刻的認識到,求著務實的實干精神,是領導能力的鮮明特質。當前面臨的改革發(fā)展任務十分艱巨,領導干部既要高屋建瓴的把握全局,又要穩(wěn)扎穩(wěn)打的追求實績,只有弘揚抓落實、重實干、求實效的優(yōu)良傳統和作風,領導干部才能當好排頭兵,所經手的各項工作才經得起時代和人民的檢驗。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