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勞動技能課程已經有兩年了,在勞動技能的課程中,我一直有一個疑惑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如何教會學生有質量的掃地、拖地。掃地、拖地聽著簡單,班里的學生也基本都知道拿起掃把、拖把有模有樣的去做。但是,每次他們掃完地、拖地,我們老師都要跟在他們的屁股后面再來一遍,因為他們總是這留一片、那留一片,地面總是弄不干凈。這讓我覺得其實我們班的學生并不算學會掃地、拖地了,真正的學會一項技能應該是能運用到生活中并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可是他們并沒有解決。
為什么簡單的掃地、拖地他們卻不能做好呢?其實掃地、拖地聽著簡單,但是當真正實操的時候就會發(fā)現,想要真正學會掃地、拖地、把地面掃干凈,就必須有一定的順序性,例如:掃地時,碰到沒有障礙物的廣闊的地面最好按照從左向右,從上向下的順序清掃,這樣才能保證不漏掉每一個地方。當碰到有障礙物的地方,學生又需要學會變通,改變方法進行清掃。這對于培智的學生來說相對較難,因為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變通能力是相對較差的。在講授有順序的清掃時,他們都不會明白,更別說碰到障礙物需要變通了,所以掃地、拖地這兩節(jié)課的課堂效果并不好,也不知道該如何做才可以改進。
正當我疑惑之時,在鄭州師范學院的國培中,一位劉老師的分享讓我找到了答案,她向我們分享了一個他們學校老師教學生拖地的方法:那位老師剛開始按照拖地的路線——“Z”字型的路線在地面上粘滿拖地的路線圖,然后讓學生按照膠帶的路線讓學生進行拖地,等學生練習的熟練了,可以稍微揭掉一點,學生已經養(yǎng)成按照Z字型路線拖地的習慣了,所以即使揭掉了也能照常拖地。等到學生練習的再練習的熟練了,就可以全部揭掉膠帶,學生也能正常的拖地了。
按照這樣的方法,這周我又為班里的學生上了一周的“掃地”課,在剛開始學習掃地之時,我希望他們能達到的目標是:能夠按照從右向左、從上到下的順序清掃地面,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選擇了6塊地磚,然后用粉筆按照從右向左、從上到下的方位畫出直線,接著讓學生在指定的區(qū)域內按照從右向左、從上到下順序進行練習,剛開始學生還不太明白,但是經過我的示范、以及指點,學生很快就聽懂該如何去掃地了,經過一節(jié)課的練習,班里的學生基本都能按照從右向左、從上到下順序進行清掃,就連程度較差的小彬都知道從上向下去清掃,看著小彬都能達到這節(jié)課的目標的時候,心里滿滿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接下來的幾節(jié)課,我也一直按照這樣的方法練習,現在班里又增加了兩位能掃地的學生的,相信后期經過多次練習,班里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能真正學會掃地!
經過這一節(jié)的實驗課,我也明白了,學生有時候學不會真的可能不是學生自己的原因,而是我們沒有找到適合他們的方法,多出去看看、多出去學習、多出去交流,真的能讓自己成長很多、收獲很多。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